1 缸體(轉子)端面的修復
缸體材質一般為鋼一銅雙金屬或全銅。若缸體材質為鋼一銅雙金屬,則可采用如下修復工藝:平面磨床精磨端面,其目的是為了消除因偏磨造成的端面相對軸線的跳動,同時消除端面拉傷的痕跡,保證該端面具有較高的平面度及光潔度,為下一步與配油盤對研作好準備;若為全銅材質,則平面磨床無法吸合,須設計專用工裝夾住缸體(轉子)后進行精磨。
2 配油盤的修復
配油盤的修復要求修復后能基本保證卸荷槽的性能參數,能保證表淬層不被磨掉,表淬層厚度≤0.15mm。
配油盤上、下兩個面分別為配油面及靜密封面,采用外圓與定位銷進行定位,以防止配油盤轉動。取出配油盤后,應檢查其靜密封面有無缺陷。若上、下兩個面均有缺陷,則應在初步打磨的基礎上以受損最小的面為基準,在平面磨床上,磨另一平面;然后再以另一平面為基準磨受損最小的面。如此反復1-2次后即可消除配油盤靜密封面的缺陷。采用交替磨的目的是為了從根本上消除上、下面與定位外圓軸線的不垂直度,確保配油面及靜密封面的密封性能。磨削過程中切忌一次磨削量過大(以≤0.01mm為宜)。
3 平面配油運動副的修復
在修復好轉子端面與配油盤端面后,將之分別洗凈,采用人工對研的方式,在研磨平臺上以配油盤靜密封面為基準固定好配油盤,雙手握住轉子,在轉子端面與配油面間加入800#專用研磨青及潤滑油進行對研,當對研至兩個面密封帶全部磨平后,清洗上述兩個面,更換1200#專用研磨青進行對研,直至密封帶及外圈支承帶完全接觸(可通過對研后的光澤進行判斷),此時配油摩擦副已修復好。對研的目的在于提高兩個面的光潔度及實際有效接觸面積,以利于旋轉時的動密封及油膜潤滑。
4 球面配油副修復
若為球面配油副,則在修復轉子球面時,可在配油盤球面上包一張粒度較小的砂布,用手壓在轉子球面上進行對磨,以盡快消除較深的拉傷溝槽,但要特別注意對磨時要平穩,采用轉動帶滾動的運動軌跡,否則,極易將轉子球面磨偏,造成轉子報廢。在基本消除轉子球面較深的拉傷溝槽后,分別用300#、800#、1200#專用研磨膏進行對研,判斷方法及對研工藝與平面配油副修復相同。
5 滑靴摩擦副的修復
滑靴摩擦副出現故障后,滑靴平面上密封帶與支撐帶間已有許多小溝槽將之連通,斜盤上壓油口也有掛銅現象,故要分別對之進行修復。
1)滑靴的修復。使滑靴平面的不平度≤
2)斜盤的修復。斜盤壓油口側磨損較大,將耐磨止推板取出后上平面磨床精磨,精磨后再用1200#專用研磨膏與滑靴進行對研。若斜盤力整體式(無止推板)因氮化層厚度約為
6 滑靴球頭松動的修復
檢查時,可用手分別握住滑靴與柱塞+沿柱塞軸向進行拉動,若明顯感覺有松動量,則必須進行重新擠壓包球。方法如下:設計專用裝夾住滑靴并轉動+用中心頂針頂住柱塞+使圓弧擠壓頭從三個方向同時對頂滑靴球頭位置,略施加潤滑油 在擠壓包球時,間斷檢查包球質量,直至軸向拉動量<0.15mm,徑向間隙≤0.01mm。
7 缸體支承軸承間間隙的檢查
在設計制造時,缸體與軸承間間隙應小于內花鍵間隙的1/2倍。若大于這個值,則花鍵軸會因缸體受側向力和重力作用產生彎曲,使轉子端面與配油盤產生跳動形成楔形間隙,導致配油副偏磨,傳動軸早期疲勞損壞,噪聲大、振動大,故一旦發現此間隙超標,則應更換缸體或支撐軸承,以選配合適的間隙。
8 中心彈簧預緊力的檢查
由于中心彈簧尺寸小、剛度大,且必須滿足如下條件:
① 缸體與配油盤,滑靴與斜盤間接觸應力≥0.1MPa/cm2,以防止泵吸人時密封面漏氣。
②能使柱塞及滑靴可靠回程。
③ 在泵空載時,中心彈簧預緊力必須克服柱塞離心力對缸體產生的傾覆力矩,以防止缸體振動。
④其預緊力必須能防止滑靴離心力引起滑靴的傾斜,確保滑靴底部不出現楔形間隙,不致于形成偏磨在對配油副、滑靴運動副進行修磨后,其組裝后的軸向尺寸已發生變化,此時應根據修復量大小,適當加墊片在彈簧座中,以保證中心彈簧的預緊力不變。
9 其它
回程盤滑靴孔與滑靴頸部間隙檢查應為0.5~lmm,在更換回程盤時應加以選配,保證這一間隙,因為在滑靴隨缸體轉動時本身還有個自轉,其運動時滑靴與滑靴間、滑靴與回程盤問間隙不當容易發生干涉,導致燒靴或脫靴。
若柱塞孔有氣蝕、拉傷、及擴孔效應則更換缸體。
變量頭兩側的定位面間隙檢查,此間隙約為0.05~0.10mm。當大于此值時,變量頭會因高壓側的不平衡力產生傾翻.導致泵劇烈振動、噪聲增大。當變量頭的滾動弧面受損后,則會導致變量不穩定,故應對該導向弧面進行修復或更換。
泵裝配中的檢查缸體(轉子)裝入泵體后,將泵倒立垂放于平臺上,在泵體后端平面上安裝磁性百分表,表頭分別測量轉子(缸體)端面及外圓,轉動泵體以檢查轉子(缸體)相對于前端軸承的同軸度。此值應控制在0.02mm以內。同時也檢查了缸體(轉子)配油面相對于傳動軸的垂直度應控制在0.02mm以內 當這兩項指標均檢查合格后,取出轉子(缸體),觀察其配油面與配油盤的磨合情況、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泵的組裝。
裝配要求裝配現場應清潔,無揚塵、灰粉,同時,清洗用油應經過l0μm以下的過濾器過濾。裝配中應對相應配合面施加潤滑油(以46#抗磨液壓油為宜),裝配完后應對進出油口進行密封,有條件的用戶可對泵進行出廠試驗。